黄以周全集(全10册)电子版

名称:黄以周全集
册数:10册
大小:693.27M
格式:pdf


黄以周全集》共10册,由上海古籍出版社2014年出版完成。
《黄以周全集》收录黄以周全部著作,包括《礼书通故》100卷,《子思子辑解》7卷、《军礼司马法》2卷、《经训比义》3卷及《儆季杂著》等。
《黄以周全集》中既包括《礼书通故》、《续资治通鉴长编拾补》这样的礼学和史学巨作,也有《黄帝内经集注》及《军礼司马法》这样的医学和经济学杂著,展现了黄氏在诸多领域的造诣与贡献,有利于世人认识、了解和研究黄以周。此次《黄以周全集》系国内首次整理出版。
作者简介:
黄以周(1828-1899)乃晚清经学大师,自幼承训家学,与其兄儆孟、儆仲共读,互相砥砺切磋。任南菁书院讲席十五年,江南不少学者、名人均出其门下。尤长于“三礼”,博大精深,博采汉唐至清有关“三礼”之经注、杂记,对于古代礼制、学校、封国、田赋、乐律、刑法、名物乃至占卜等,详加考核,作出说解,体大精思,为晚清《礼》经研究之冠冕。

《黄以周全集》目录:
总序第四册
绪言礼书通故(第十三至第三十)
第一册
第五册
十翼後绿(卷一至卷十二)
礼书通故(第三十二至第四十七)
第二册
第六册
十翼後录(卷十三至卷二十四)
周易故训订周易注疏剩本,礼书通故(第四十八至第五十)
尚书讲义礼说略
第三册经说略
经训比义
礼书通故(第一至第十二)
第七册
绩资治通监长编拾补(卷一至卷二十七)
第八册
续资治通监长编拾补(卷二十八至卷六十)
第九册
军礼司马法考徵
子思子辑解
晏子春秋校勘
意林校注
儆季杂说
先考明经公言行略
儆季子粹语
第十册
儆季杂著一礼说
儆季杂著二群经说
儆季杂著三史说略
儆季杂著四子叙
儆季杂著五文钞
定海黄以周先生年谱稿
作者黄以周简介:
黄以周(1828——1899),本名元同,后改以周,以元同为字,号儆季。[1] 浙江定海人。黄式三(薇香)四子。同治九年(1870)中举,历任遂昌、海盐县训导,处州府学教授,特荐加为内阁中书。应江苏督学黄体芳的聘请,在江阴南菁书院任主讲长达十五年,教以博文约礼、实事求是,治学道高而不拘于汉宋门户之见,江南许多高材生都出自其门下。《清史稿》载:“宗源瀚建辨志精舍于宁波,请以周定其名义规制,而专课经学,著录弟子千余人。”黄氏生平挚孝,侍奉三十余年不曾离开。秉承家传,非礼勿动,是晚清一位纯粹的学者儒生。
黄以周自幼承训家学, 与其兄儆孟、儆仲共读,互相砥砺切磋。其父黄式三著有《周季绪略》、《论语后案》诸书,尤长于“三礼”,论郊禘、论学校,皆恪守郑玄学说,所著《儆居集》,说经考礼,以精博著称。《儆居集》中有《阮氏仁论说》一篇,谓阮元《论语论仁论》、《孟子论仁论》、《性命古训》诸作,皆本段玉裁之说而推衍之;又谓段氏《说文注》中释仁、释敬、释才、释理皆能去前人之弊,不可以文字、声音、训诂之学而才之云云。段氏之学,出于戴震,故黄式三又有《申戴氏气说》、《申戴氏理说》、《申戴氏性说》诸篇以发明之。徽派朴学学术思想的渊源和继承关系之轨迹,于兹可见。黄氏家学渊源,对黄以周影响极大,其专力治《礼》,盖亦源于其家学。
黄以周
黄以周
黄以周专力治经,尤精于“三礼”,博大精深,博采汉唐至清有关“三礼”之经注、杂记,对于古代礼制、学校、封国、田赋、乐律、刑法、名物乃至占卜等,详加考核,作出说解,体大精思,为晚清《礼》经研究之冠冕。据《清史稿》载:“以周笃守家学,以为三代下之经学,汉郑君、宋朱子为最。而汉学、宋学之流弊,乖离圣经,尚不合于郑、朱,何论孔、孟?有清讲学之风,倡自顾亭林。顾氏尝云:‘经学即是理学。’乃体顾氏之训,上追孔、孟之遗言,于《易》、《诗》、《春秋》皆有著述,而《三礼》尤为宗主。”

黄以周书法语料:

26、实事求是,莫作调人。
——黄以周座右铭
27、以周幼,先习《礼》,次读《书》,次诵《诗》,三经既毕,然后受《易》。年既长,已能汇萃诸说而问所疑矣。及研讨既久,略有会悟,乃承家君命,广搜“十翼”之注,不拘时代,择其醇者而录之,名曰《十翼后录》。
——黄以周《《十翼后录序》
28、按文究例,经生之功;实事求是,通儒之学。
——黄以周《儆季子粹语》
29、博文约礼,圣门正训也。
——黄以周《儆季子粹语》
30、学者能志孔、孟之志,学孔、孟之学,宜以师儒责己,以贤道率人,斯不失学士之职。
——黄以周《儆季子粹语》
31、学者欲求孔圣之微言大义,必先通经。经义难明,必求诸训诂声音,而后古人之语言文字乃憭然于心目。不博文,能治经乎?既治经矣,当约之以礼。
——黄以周《儆季子粹语》
32、圣门之学者重约礼。礼者,理也。古人论学,详言礼而略言理,礼即天理之秩然者也。
——黄以周《儆季子粹语》
33、曰道者多兼艺,曰德者多兼行。
——黄以周《儆季子粹语》
34、艺无道,其艺疏;道无艺,其道虚。
——黄以周《儆季子粹语》
35、由艺而进以道,由节而达以德。
36、学者读圣贤书,当务其大者、远者。以经传植其基,以子史充其识。——黄以周《儆季子粹语》
37、文章者,华身之物;经济者,泽民之具;义理者,淑性陶情之资。而不以礼为权衡,文章虽工,亦郑卫淫哇之声也;经济虽长,亦杂霸刑名之治也;义理虽明,亦庄、老虚无之谈也。
——黄以周《儆季子粹语》
38、于时尽性,于时知命,于时乐天。
——黄以周《儆季子粹语》
39、学于师,谓之学;教人学,亦谓之学。故《学记》云“学学半”。
——黄以周《儆季子粹语》
40、师也者,守先圣之道以待后之学者,不惑于异端,不挠于时论。
——黄以周《儆季子粹语》
41、治经犹治丝也,不得其绪,愈理愈棼矣。
——黄以周《儆季子粹语》
42、好书吾之性也,舍斯不乐。
——黄以周《儆季子粹语》
43、圣贤之学,重诚明。诚者,实也。惟具实,故能明;惟其明,故能实。
——黄以周《儆季子粹语》
44、圣人言而履之,无体之礼也,行而乐之,无声之乐也。
——黄以周《儆季子粹语》
45、君子道其常,故曰:“仁者寿”,大德者必得其寿。
——黄以周《儆季子粹语》
46、积恶必有祸,非不幸也,其免祸乃幸也;积善必有福,非幸也,其有祸乃不幸也。
——黄以周《儆季子粹语》
47、阴阳者,天之气;刚柔者,地之质;仁义者,人之性,而所以立之者才也。
——黄以周《儆季子粹语》
48、凡为学之道,必先立心。心立而欲退,欲退斯可寡,寡斯心存,存而后可养。
——黄以周《儆季子粹语》
49、绝欲者禅学,从欲不逾矩者圣学也。禅不可学,圣不易学。学者宜守节欲寡欲之训。
——黄以周《儆季子粹语》
50、太极理也,形而上也;阴阳气也,形而下也,大极生两仪,理生气也。
——黄以周《儆季子粹语》
51、中心为忠,谓尽己之心而无少隐也;如心为恕,谓如己之心推以及人也;人言为信,谓言之实而不欺也。
——黄以周《儆季子粹语》
52、道,道也,人所当行之路也。理,条理也,有条不紊,道之分明者也。
——黄以周《经训比义》
53、礼也者,理之不可易者也。圣人制礼,人心所同然之理,故民莫不承顺。
——黄以周《经训比义》
54、天理谓阴阳性命之条理也,地理谓山川脉络之条理也。欲察地理,先观山之起伏、川之徃来。山川,形也;其起伏往来,气也。而理即存乎形、气之中。
——黄以周《经训比义》
55、礼可节性,君子所以崇礼也。性有过不及,以礼节之,则发而中矣,故曰“礼所以制中”。
——黄以周《经训比义》
56、博学近杂,以礼约之,不至泛滥而无归;博学似华,以礼约之,不至浮伪而无实。
——黄以周《经训比义》
57、礼也者,天之经,地之义,民之则。
——黄以周《南菁讲舍论学记》
58、礼可以定命,可以节性,可以淑身,可以理家,可以治国,可以位天地,可以和神人。
——黄以周《南菁讲舍论学记》
59、夫学必先之以博文,犹木有枝叶也;学必继之以约礼,犹木有菁华也。
——黄以周《南菁讲舍论学记》

60、定海试馆碑记
管子有言曰: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一树一获者,谷也;一树十获者,木也;一树百获者,人也。吾定海自康熙初展复后,老师宿儒敦礼乐,说《诗》《书》,各以朴学揭橥熏德,众文教日益盛,顾科名不甚显,而邻邑之教育子弟者必礼聘定海之彦以为师,谓先正之教范近古也。
今者气运日开,甲乙科蝉傿焜耀,士或述经证史,或以辞章鸣。其声偁蔚起,非天资加敏于歬也,非学问加勤于后也,乡先生之教泽留

隐藏内容: ********, 支付¥20.00下载

发表评论